2005-10-02

愛舞~瑪姬瑪漢的環鏡

 去之前不知道她是誰,去了之後還是不知道,但知道她有逼瘋觀眾的能力。

 她的作品(請注意我沒有使用舞這個字)跟現代有關吧我想,跟實驗有關吧我猜,資料上說她過去是芭蕾舞者,後來拋棄了芭蕾舞鞋作了舞團,但我想這天看到的表演應該是,應該是,行動藝術。

 最近我對於很多字眼的定義開始產生好奇,所謂的舞蹈,一定要有人「翩翩起舞」嗎?所謂的戲劇,一定要有對話嗎?所謂的音樂,就不能夠有動作嗎?那如果是一個不走路不說話不唱歌只坐在台上的作品,到底會被歸類為什麼?

 如果是個只走路,只喊叫,每個出場都是八拍的作品,到底該稱為什麼?

 環鏡就是這樣,九個演員每兩個或三個或四個一組,從層層鋼板後面露出身體作一些動作走八拍,然後隱沒,另外兩個三個四個人走出來,作出另外的一些動作,然後隱沒,出現的人都會作一模一樣的動作,應該是這個「作品」當中最高的挑戰,因為長達一個小時,每個人都要上場幾百次。

 怎麼組合怎麼攜帶道具怎麼出現怎麼統合彼此的動作怎麼偷瞄同伴或是根本不瞄,怎麼出場怎麼入場怎麼數拍子怎麼記得下個動作是什麼誰該出場。

 我好奇著這些技術問題,也跟著數了很多拍子,想要看出來這些搬著樹、揹著肉羊、提著一桶磚塊碎石潑灑在地上的人到底在進行什麼樣的儀式。

 但是這集中的注意力只能維持十五分鐘,然後我睡了,睡在震耳欲聾的三隻電吉他所發出的噪音當中,這應該也是人類生理的極致演出吧,在暴躁的空氣當中沉穩入睡。

 三把電吉他發出聲音的方式是由一捆繩索控制,繩子依序滑過電吉他的絃發出轟隆隆的聲音,然後慢慢的轉轉轉,繩子拖拖拖,轟隆隆,到最後一段繩子慢慢滑過三把電吉他,最後一聲「噔」聽起來真安靜。然後表演結束。

 趕緊又把那本舞蹈概論翻出來,看看自己的想吐的生理反應有沒有被歸類在哪一種藝術風格當中,我的朋友說她挺喜歡的,因為其中反映出生命的荒謬。哎。是啊確實是挺荒謬的花了一些錢去看生命的荒謬。

 後來想起了皮卡丘有一集皮卡丘發出強烈電波,整個螢幕忽亮忽暗,非常迅速的閃動,讓很多小朋友看了之後身體不適送醫,還在當時引起一片檢討的輿論,說什麼卡通讓小朋友身心受創之類的,我可不可以也投訴這個作品(還是無法說這是舞蹈)讓我身心受創,因為舞台上的光線在大風扇以及鋼板的反射之下一直晃,晃得我想吐,吵鬧的噪音也讓我的半規管失衡,就這樣愛吐不吐的站在國家劇院前面不知道該怎麼是好。幸好沒花一兩千買票,不然這還真捨不得吐,免得賠錢又賠了午餐(我看下午兩點場)。


愛舞~

No comments: